美東時間 7 月 30 日,一份備受加密產業高度關注的文件即將發布——白宮首份數位資產政策報告。這份報告不僅代表川普政府首度對加密貨幣監管立場作出系統性表述,更被外界視為未來數年產業發展的政策路線圖。
這份即將公開的報告,在當前多項立法推進與監管角力下脫穎而出,預期影響力將遠超過監管本身。
今年 1 月,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第 14178 號行政命令,正式指示由財政部長牽頭成立「總統數位資產工作小組」。小組成員包含 SEC 主席、商務部長等多位核心監管官員,肩負全面評估數位資產發展現況、提出政策建議的任務。
經過 180 天籌備,這份重磅報告終於將正式問世。白宮加密事務總監博·海因斯(Bo Hines)已在社群平台上證實,將於 7 月 30 日正式發布,並強調「美國正引領全球數位資產政策發展趨勢」。
本次報告發布時機格外敏感——《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等關鍵法案有重大進展,行政命令與國會立法雙軌推進,釋出明確政策訊號:美國對數位資產治理將更積極參與,不再觀望。
經歷多年監管模糊與多重博弈後,產業對這份報告的最大期望集中在「明確規範」與「監管邊界」的設定上。
美國數位商會執行長科迪·卡本(Cody Carbone)明確指出:這份報告將成為未來三年半所有相關法規與指引的政策綱要。
從目前資訊來看,報告預計將涵蓋以下四大重點領域:
穩定幣監管框架
預期提出關於美元掛鉤穩定幣的發行門檻、儲備規範與審計透明度等制度設計,為穩定幣生態持續規模擴大奠定根基。
銀行准入及合作機制
針對加密企業在銀行開戶、支付通路等「合法資格」議題,報告將提出與傳統金融融合的政策方向,同時強化風險隔離。
國安視角切入
針對數位資產於跨境交易、規避制裁及防制洗錢等風險,強調「法遵科技」建設,並推動技術手段與監管要求銜接。
技術中立與監管界線
主軸將為「按功能而非技術監管」,明確各監管單位職責界線,徹底解決產業長期困擾的「多頭監管」及「監管真空」問題。
Cody Carbone 強調,若能清楚界定「可以與不可為」底線,將大幅增強業界信心。
除了監管路線圖外,報告中另一個高關注焦點,是美國政府加密資產持有量的首次官方揭露。
多年來,網路上廣泛流傳「美國政府為全球最大比特幣持有者」說法。根據 BitcoinTreasuries 平台估計,美國政府約持有 19.8 萬枚比特幣(BTC),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然而,獨立記者 L0la L33tz 近期根據《資訊自由法案》(FOIA)向司法部申請數據,結果顯示:司法部名下僅有 28,988 枚比特幣。這一數字明顯低於市場預期,引發「近 17 萬枚比特幣被賣出?」的熱議。(詳情請見:美法警局暗中出售 17 萬枚比特幣?大規模補倉即將發生?!)
社群用戶 Shifu Dumo 持較為中立看法,認為 FOIA 數據僅顯示司法部下轄單位——美國法警局(USMS)目前可動用資產。部分資產可能遭凍結、用於賠償被害人或由其他機構管理,未納入司法部報表。
這也意味著真正屬於美國聯邦政府、可用作「國家戰略儲備」的比特幣數量,很可能遠低於外界想像。
加密評論員 “The ₿itcoin Therapist” 甚至在社群平台上直接詢問白宮加密事務總監博·海因斯(Bo Hines):「美國政府擁有多少比特幣?公佈這個數字不夠重要嗎?」這反映出社群對高度透明的渴望。
這份即將釋出的白宮報告,有望首次揭開美國政府持有比特幣真實規模,也將對那些「消失」比特幣給出官方說明,回應市場長期疑慮。
對於這份即將公布的重磅報告,產業各界反應普遍正面。區塊鏈協會總監 Summer Mersinger 認為,這代表加密行政命令已進入實質執行階段。
Wintermute 政策主管 Ron Hammond 則指出,報告是川普兌現對加密產業承諾的關鍵一步。
22V Research 董事總經理 Jordi Visser 進一步形容,目前正是加密產業從「試驗」邁向「接受與主流接受」的重要分水嶺,他將此時刻比擬為「加密世界的重要時刻」。
隨著監管前景趨於明朗、機構資金加速進場,比特幣價格近期強勢反彈,一度突破 12 萬美元大關。截稿時,仍穩站 11.7 萬美元以上,總市值達 3.85 兆美元。
這份報告,不僅是川普政府加密政策的首次系統梳理,更是全球加密市場的關鍵時刻。它能否實現鼓勵創新與風險防範的平衡?是否將消除美國戰略持倉資訊的信任缺口?相關答案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