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爆料 AI 未来蓝图:拒绝全自动,推崇人类即时掌控与脑机介面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近日在 X(原 Twitter)发文,直言当前人工智慧(AI)开发过度追求「自主性」,忽视了人类在决策与输出过程中的价值。他呼吁业界应增加人类输入路径,推动具备编辑功能的开放权重模型,并提出结合 脑机介面(BCI) 实现即时反馈与调整的构想,为 AI 发展描绘出更以人为本的蓝图。

拒绝「全自动代理型」AI,强调人类参与

Vitalik 表示,当前 AI 领域盛行的「代理型」系统,试图在极少人工监督下自主完成任务,这种趋势让他感到沮丧。他认为,人类输入不仅能提升输出品质,还能显著增强安全性。

他特别偏好具备「编辑功能」的开放权重模型,允许开发者与用户在生成过程中即时干预、修正或引导输出,而非只能从零开始创建结果。

与 Karpathy 观点呼应:AI 需要「可控性」

Vitalik 的观点与前特斯拉 AI 负责人 Andrej Karpathy 近期的演讲不谋而合。Karpathy 警告,不应将大型语言模型视为完全可靠的自主代理,并强调人类监督、谨慎提示与渐进式开发的重要性。

这一思路正在引领业界转向「人机协作」模式:

1、提供更直观的编辑介面

2、支援生成过程中的即时修剪与校正

3、减少幻觉与偏差,确保输出符合人类意图与安全标准

脑机介面(BCI)+ AI:即时反馈的未来构想

Vitalik 更进一步提出,中期愿景是结合 BCI 技术,让 AI 在生成内容时能即时感知用户的情绪反应,并根据喜好自动调整输出。

这一构想并非空谈:

1、Neuralink、Synchron 等公司已启动人体试验与微创植入

2、基于脑电图(EEG)的可穿戴设备正尝试解码注意力与情绪状态

3、学术界在「情绪运算」与情绪标记技术上取得进展

4、虽然非侵入式情绪解码仍具挑战,但技术发展正让这一愿景逐步接近现实。

开放权重与安全性:双刃剑的辩论

近期,OpenAI 意外释出 gpt-oss-120b 与 gpt-oss-20b 等开放权重模型,引发热议。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民主化 AI 开发,让团队更容易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流程并检测安全风险;但批评者担心,强大模型的广泛分发可能带来滥用风险。

Vitalik 的立场明确:更好的输出与更安全的系统,来自将人类偏好与复杂信号置于 AI 工作流程的核心。

结语

Vitalik Buterin 的发声,反映了 AI 发展中的一场核心辩论:是让模型完全自主,还是让人类保持即时掌控?随着开放权重模型、脑机介面与情绪侦测技术的进步,人机协作的可能性正快速扩展。未来的 AI 或许不再是「替你做决定」的黑箱,而是能与你并肩创作、即时互动的智慧伙伴。

GPT-0.88%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