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hood十年征程:从零佣金散户平台到加密货币巨头

从草根到市值6000亿,Robinhood的十年传奇之路

一位朋友曾将特内夫(Vladimir Tenev)形容为"金融界的罗宾汉"。这个外号后来成为了一家改变金融业企业的名称,但这还不是故事的开端。

特内夫和巴特(Baiju Bhatt)是斯坦福大学数学和物理学背景的创始人,他们在大学本科时的一个暑期研究项目中相识。两人未曾预料到未来会与一代散户投资者深度绑定。他们以为是自己选择了散户,实际上是时代选中了他们。

在求学期间,特内夫对数学研究的前景产生了质疑。他厌倦了那种可能耗费数年却一无所获的学术生活,也无法理解博士同学们为微薄收入埋头苦干的执念。这种对传统路径的反思,悄然埋下了他创业的种子。

2011年秋,"占领华尔街"运动达到高潮,公众对金融行业的不满达到顶点。特内夫和巴特在纽约创立了Chronos Research公司,为金融机构开发高频交易软件。

他们很快意识到传统券商借助高昂佣金和繁琐交易规则将普通投资者挡在金融市场门外。这让他们开始思考:为机构服务的技术能否也服务于散户?

正值Uber、Instagram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公司涌现,专为移动端设计的产品开始引领潮流。反观金融行业,E-Trade这样的低成本券商仍难以适配移动设备。

特内夫和巴特决定顺应技术与消费浪潮,将Chronos转型为面向千禧一代的免费股票交易平台,并申请了经纪交易商牌照。

千禧一代、互联网、免费交易 - Robinhood集齐了这个时代最具颠覆性的三大要素。

那时的他们并未料到,这个决定开启了Robinhood不平凡的十年。

从草根到市值6000亿,Robinhood的十年传奇之路

围猎千禧一代

Robinhood将目光投向了当时被传统券商忽视的蓝海市场 - 千禧一代。

Charles Schwab 2018年的调查显示:31%的投资者会在选择中介机构时对比手续费高低。千禧一代对"零手续费"尤为敏感,超过一半受访者表示会因此转向更具价格优势的平台。

零佣金交易在这样的背景下横空出世。当时,传统券商每笔交易通常收取8至10美元,Robinhood却彻底免去了这项费用,且不设最低账户资金门槛。只需一美元即可交易的模式迅速吸引了大批新手投资者,配合简洁直观、甚至带有"游戏感"的界面设计,Robinhood成功提升了用户交易活跃度,甚至培养出一批"沉迷交易"的年轻用户。

这场收费模式变革最终倒逼行业转型。2019年10月,Fidelity、Charles Schwab和E-Trade相继宣布将每笔交易佣金降为零。Robinhood成为扛起零佣金大旗的"第一人"。

采用Google于2014年推出的Material design设计风格,Robinhood游戏化的界面设计甚至获得了一项苹果设计大奖,成为第一家获奖的金融科技公司。

这是成功的一部分,却不算是最关键的地方。

在一次采访中,特内夫通过转述电影《华尔街》中Gordon Gekko的一句话来描述公司理念:我拥有的最重要的商品是信息。

这句话道出了Robinhood商业模式的核心 - 订单流付费(PFOF)。

与许多互联网平台一样,Robinhood看似免费背后其实是更昂贵的代价。

它通过将用户的交易订单流量卖给做市商获利,但用户未必能成交到市场最优价格,还以为自己占了零佣金交易的便宜。

通俗解释,当用户在Robinhood上下单时,这些订单并不是直接送到公开市场去成交,而是首先被转发给与Robinhood合作的做市商。这些做市商会以极小的价格差来撮合买卖,从中获利。作为回报,做市商会向Robinhood支付引流费,也就是订单流付费。

换句话说,Robinhood的免费交易,其实是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赚钱。

尽管创始人特内夫一再声称PFOF并非Robinhood的利润来源,现实却是:2020年,Robinhood 75%的收入来自与交易相关的业务,到了2021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升至80.5%。即便近年来占比略有下降,PFOF依旧是Robinhood收入的重要支柱。

纽约大学市场营销教授亚当·阿尔特在采访中直言:"对Robinhood这样的公司来说,单纯拥有用户是不够的。你必须让他们不断点击'买入'或'卖出'按钮,降低人们在做出财务决策时可能遇到的所有障碍。"

有时候,这种"去门槛"的极致体验,带来的不只是便捷,还有潜在的风险。

2020年3月,20岁的美国大学生卡恩斯在Robinhood上进行期权交易后,发现账户显示亏损了高达73万美元 - 远超他1.6万美元本金的负债。这位年轻人最终选择了自杀,留给家人的纸条里写道:"如果你读到这封信,我已经不在了。"为什么一个20岁、没有收入的人,可以动用近100万美元的杠杆?

Robinhood精准击中了年轻散户的心理:低门槛、游戏化、社交属性,也享受到了这份设计带来的回报。直至2025年3月,Robinhood用户的平均年龄仍稳定在35岁左右。

但命运赠予的一切都标注好了价码,Robinhood也不例外。

从草根到市值6000亿,Robinhood的十年传奇之路

罗宾汉,劫贫济富?

2015至2021年,Robinhood平台注册用户数量增长达到75%。

尤其是2020年,伴随着新冠疫情、美国政府的刺激政策和全民投资热,平台用户和交易量双双飙升,托管资产一度突破1350亿美元。

用户数量激增,争端也接踵而至。

2020年底,马萨诸塞州证券监管机构指控Robinhood以游戏化手段吸引缺乏投资经验的用户,却未能在市场波动期间提供必要的风险控制。紧接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对Robinhood展开调查,指控其未能为用户争取最佳交易价格。

最终,Robinhood选择支付6500万美元与SEC达成和解。SEC直言不讳地指出:即便考虑免佣金的优惠,用户总体仍因价格劣势而损失了3410万美元。Robinhood否认了指控,但这场风波注定只是开始。

真正让Robinhood卷入舆论漩涡的,是2021年初的GameStop事件。

这家承载着一代美国人童年回忆的电子游戏零售商,在疫情冲击下陷入困境,成了机构投资者大举做空的目标。然而,成千上万的散户投资者不愿眼睁睁看着GameStop被资本压垮。他们在Reddit论坛WallStreetBets上集结,利用Robinhood等交易平台集体买入,掀起了一场散户逼空大战。

GameStop的股价从1月12日的19.95美元,一路暴涨到1月28日的483美元,涨幅超过2300%。一场"草根反抗华尔街"的金融狂欢,令传统金融体系震动。

然而,这场看似属于散户的胜利,却很快演变成Robinhood的至暗时刻。

那年的金融基础设施根本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交易狂潮。按照当时的结算规则,股票交易需要T+2天才能完成清算,经纪商必须提前为用户交易预留风险保证金。交易量暴涨,让Robinhood需要向清算机构缴纳的保证金直线上升。

1月28日清晨,特内夫被妻子叫醒,得知Robinhood收到全国证券清算公司(NSCC)通知,要求其缴纳高达37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Robinhood的资金链被瞬间逼至极限。

他连夜联系风险投资人,四处筹资,以确保平台不被系统性风险拖垮。与此同时,Robinhood被迫采取极端措施:限制GameStop、AMC等网红股票的买入,用户仅能卖出。

这一决定立刻引爆了公众愤怒。

数百万散户投资者认为Robinhood背叛了金融民主化的承诺,批评其向华尔街势力低头,甚至有阴谋论指控Robinhood与Citadel Securities暗中勾结,操纵市场以保护对冲基金利益。

网暴、死亡威胁、恶评轰炸接踵而至。Robinhood突然从散户朋友变成了众矢之的,特内夫一家被迫暂避,并雇佣了私人安保。

1月29日,Robinhood宣布已紧急筹资10亿美元维持运营,之后又连续几轮融资,最终累计筹得34亿美元。与此同时,国会议员、名人和公众舆论对其穷追不舍。

2月18日,特内夫被传唤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面对众议员的质问,他坚称Robinhood的决定是迫于结算压力,与市场操纵无关。

尽管如此,质疑从未平息。金融业监管局(FINRA)对Robinhood展开彻查,最终开出史上最大单笔罚款 - 7000万美元,其中包括5700万罚金和1300万客户赔偿。

GameStop事件成为Robinhood历史上的转折点。

这场金融风暴让Robinhood的"散户护航者"形象严重受损,品牌信誉与用户信任都遭受重创。一时间,Robinhood成了既受散户不满、又被监管盯防的"夹缝中生存者"。

不过,这一事件也促使美国监管机构着手改革清算制度,推动结算周期从T+2缩短为T+1,为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长远影响。

这场危机之后,Robinhood推进了早已筹备的IPO。

2021年7月29日,Robinhood以HOOD为代码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定在38美元,估值约320亿美元。

然而,IPO并未为Robinhood带来预期的资本盛宴。上市首日,股价开盘即跌,最终收报34.82美元,较发行价下跌8%。虽然随后因散户热潮和机构买入出现短暂回升,但整体走势长期承压。

华尔街与市场的分歧显而易见 - 是看好其作为散户时代的金融入口,还是担忧其饱受争议的商业模式与未来的监管风险。

Robinhood站在了信任与怀疑的十字路口,也正式步入了资本市场的现实考验。

可就在那时,少有人注意到一个被掩藏在招股书字里行间的信号 - 在Robinhood提交的S-1文件中,Crypto这个词被反复提及了318次。

不经意的高频出现,背后却是一次战略转向的宣言。

Crypto,正是Robinhood悄然掀开的全新叙事。

从草根到市值6000亿,Robinhood的十年传奇之路

撞上加密

早在2018年,Robinhood就已经悄然试水加密货币业务,率先推出比特币与以太坊交易服务。彼时,这一布局更多像是产品线的补充,远未成为核心战略。

但市场的热情很快改变了这一切。

2021年,有媒体这样描述

GME1.66%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FloorSweepervip
· 10小时前
到处都是微弱的信号……Robinhood 只是在收集散户的退出流动性,老实说,摇头。
查看原文回复0
Hodl老司机vip
· 10小时前
散户韭菜转生,踩过的坑比你吃过的盐都多
回复0
ThatsNotARugPullvip
· 10小时前
又一个乖乖打工仔逆袭
回复0
BlockchainBardvip
· 10小时前
散户点火选对时候了
回复0
DeFi宝典vip
· 11小时前
TVL实时数据研究员,从三个维度分析风控环境与增长趋势,严谨发言,永远怀疑
回复0
社群潜伏者vip
· 11小时前
不就是个中介平台罢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