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挑战与创新探讨

robot
摘要生成中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挑战与创新

近日,一篇题为《刑事涉案虚拟货币处置:挑战、创新与司法担当》的文章引发了业内关注。该文由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作者撰写,虽然在技术层面的描述略显生涩,但作为司法从业者的观点,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文章首先介绍了虚拟货币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交易方式,并引用了相关监管文件,指出我国目前不存在合法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也缺乏对其评估和鉴定的法定规则。作者分析了虚拟货币案件在司法实务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如取证难、价值认定难、处置变现难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提到司法实践中普遍承认虚拟货币具有财产属性。然而,这一观点在民事审判领域存在争议。目前,多数法院对涉及虚拟货币的民事纠纷往往不予受理,这与文中描述的情况有所出入。

在处置方面,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需要退赔被害人或罚没入国库的虚拟货币,作者建议可以探索在相关部门备案后,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境外进行变现,然后将资金转入法院开设的外汇账户。对于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虚拟货币,则建议将其销毁。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人民法院报发表文章: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

然而,这些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诸多障碍。首先,根据现行规定,境内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虚拟货币与法币的兑换业务。其次,法院开立外汇账户收取境外虚拟货币处置款的可行性也值得商榷。

实际上,当前的司法处置实务中,虚拟货币的扣押主要由侦查机关进行,检察院和法院往往只能获得扣押清单。这种做法虽非创新,但反映了司法机关在处理新型数字资产时的无奈之举。

对于隐私币的处置,简单销毁可能不是最佳选择。以门罗币为例,其发行量无固定上限,销毁反而可能导致流通币增值。不如考虑在境外进行合规变现,既能有效处置,又能为国库增收。

总的来说,涉案虚拟货币的处置与传统财物处置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当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源于国内对虚拟货币交易的严格限制。如果未来相关政策能够调整,允许合规机构在国内开展有限业务,那么司法处置中的诸多争议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人民法院报发表文章: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ApeWithNoChainvip
· 11小时前
玩啥玩 早抛早轻松
回复0
代码零基础vip
· 19小时前
过程太慢了吧...憋不住了
回复0
LiquidityWizardvip
· 19小时前
统计学上讲,这次结局不妙的机会是94.3%
查看原文回复0
AlgoAlchemistvip
· 20小时前
真想变现谁不会啊
回复0
Gas_FeeSobbervip
· 20小时前
该没收咋没收
回复0
BlockTalkvip
· 20小时前
一套几套 迟早都要做掉这些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