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冷静期来临:从热点炒作到价值回归

香港Web3嘉年华反思:从泡沫到现实

近期香港举办的Web3嘉年华引发了不少反思。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活动明显冷清许多。曾经人头攒动的场面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项目方和空荡的VIP室。这种冷清感或许源于场地布局的问题,也可能是因为筹备不足导致嘉宾邀请困难、项目匮乏。

值得注意的是,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似乎仍然存在隔阂。西方面孔的明显减少反映了这一点。即便是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亲临现场,除了粉丝合影外,也难逃一些人的批评。这种现象折射出文化和追求上的根本差异。

在RWA(真实世界资产)成为今年主流叙事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它与过去几年的NFT、铭文、Meme等热点有何本质区别?事实上,从宏观角度来看,每个周期的底层依托都有其合理性。然而,宏大叙事往往会忽视个体权益,这是值得警惕的。

关于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的未来,他似乎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无论如何选择,都可能导致个人或集体的某种程度上的悲剧。尽管Vitalik天赋异禀、工作勤勉,但30岁的年纪也意味着一些潜在的缺点,如容易被小人包围或陷入言语的陷阱。

Web3游戏领域虽然曾被寄予厚望,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无论是玩家还是投资人,都已经清醒认识到这个领域的局限性。目前继续投入的多是出于生态占位、防守定位或成本考虑。游戏公司将Web3视为新领域的尝试也多以失败告终。

至于市场前景,虽然熊市迹象明显,但对于真正的创业者来说,这反而可能是机会。经历过多个周期的人更清楚什么样的项目能够生存下来。DeFi、NFT、元宇宙等概念虽然曾经风光无限,但最终广泛应用的只有稳定币及其相关交易。

未来的机会可能在于那些有清晰商业模式和用户群体的工具层和应用层项目。密码学和用户操作对象的突破也可能带来新的机遇。关键是要保护好自己的注意力,提升辨别能力,在周期波动中保持良好心态。

总的来说,对Web3行业的一些失望源于早期过高的期待。如果将其视为加密金融3.0,或许更加理性。未来,为追求自由的群体提供最好的工具和设施,可能是一个更现实的目标。

从"市梦率"到"市占率"的转变,体现了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应该是那些能满足用户需求、有现金流、有商业模式的产品。这种转变值得期待,因为它代表了行业从泡沫走向现实的重要一步。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GasOptimizervip
· 17小时前
gas费都比活动精彩
回复0
matic填坑工vip
· 07-18 02:19
早说腰斩了 懂得都懂
回复0
Sandwich Huntervip
· 07-18 02:19
币圈真就活到最后没人看
回复0
SeeYouInFourYearsvip
· 07-18 02:14
没人 没项目 没热度
回复0
治理投票从不参与vip
· 07-18 01:59
摆明就是这波凉凉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