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Hyperliquid崛起 解密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成功之道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Hyperliquid的崛起之路
自2014年以来,中心化交易平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加密货币行业。2022年FTX事件后,去中心化订单簿平台受到更多关注。2024年底,由量化交易团队开发的Hyperliquid迅速走红,引发广泛讨论。凭借数十亿美元的总锁仓量,Hyperliquid有望成为现象级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Hyperliquid专门设计了一条高性能订单簿系统的应用链,并在Arbitrum上搭建了桥。目前只有4个验证节点,牺牲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但大幅提高了交易效率,达到了中心化交易所级别的用户体验。这反映了团队的策略:先追求良好体验和快速获客,再逐步解决安全问题。这种思路在Solana等项目中也很常见。
Hyperliquid也面临冷启动的挑战。为此,他们在市场营销上投入巨大,同时在产品层面也围绕冷启动进行了设计。本文将从HIP、Vaults和代币模型三个角度分析Hyperliquid的设计思路。
HIP-1和HIP-2
Hyperliquid提出了HIP-1和HIP-2两个核心提案,用于解决代币上架和流通问题。HIP-1主要解决链上代币发行和管理,类似ERC-20标准。相比以太坊DEX,Hyperliquid上架新代币的流程更简单。
HIP-2则提供了自动做市方案,在预设价格区间内进行"线性做市"。系统会自动发布买卖单,确保市场流动性。这降低了项目方的做市成本,让缺乏资源的项目也能在订单簿平台做市。
Hyperliquid采用荷兰拍方式进行上币,每31小时拍卖一个名额,全年限280个。这保证了上币过程的公开透明,避免人为干预。去年12月上币费曾接近100万美元,也避免了低质量项目泛滥。
Vaults
Hyperliquid的Vaults是一个核心组件,负责做市和清算。用户可以向Vaults提供资金,分享收益或承担风险。目前支持USDC、USDT和USDC.e三种稳定币。
Vaults参与者的收益来源包括做市收益、挂单奖励和清算收益。但也存在做市策略亏损、清算不及时等风险。
除了官方创建的做市和清算金库,任何人都可以创建自定义Vault,制定量化策略。用户也可以加入他人创建的Vault,类似跟单模式。创建者需要保持至少5%的份额,可获得10%的分成。
Vaults的设计将做市和清算收益分享给社区,有助于解决冷启动问题。目前Vaults的总锁仓量维持在数亿美元,部分Vault年化收益率甚至达到9000%。
代币赋能
Hyperliquid的$HYPE代币采取了多种赋能措施:
将大量业务收入用于回购销毁$HYPE,包括约50%的交易手续费和部分上币费。
在底层链采用$HYPE作为Gas费。
未来可能在借贷、质押等DeFi场景中使用。
目前Hyperliquid在链上衍生品交易中占据近75%市场份额,为代币赋能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月初,$HYPE已销毁15.2万枚,价值约342.6万美元。
争议与思考
Hyperliquid面临两大争议:一是资金安全问题,其底层链未开源且节点可能由项目方控制;二是刷单嫌疑,交易数据存在异常。
对于刷单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其背后的动机。刷单是解决冷启动的常见手段,在Web2和Web3项目中都很普遍。Hyperliquid的策略是不惜争议也要解决冷启动和用户体验问题,这与其一贯作风相符。
总的来说,Hyperliquid的产品设计紧密围绕冷启动和用户体验两大目标,即便面临争议也坚持这一策略。从结果看,其方法是非常成功的,值得业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