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法實施背後的國際博弈:全球密碼技術管控新趨勢

robot
摘要生成中

密碼法實施與國家安全:全球密碼技術管控趨勢分析

2020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正式生效。這是我國首部專門規範密碼技術應用的法律,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立法空白。在此之前,僅有2007年制定的《商用密碼產品使用管理規定》等規範性文件。

很多人對"密碼"和"密碼法"的概念存在誤解,認爲這是政府管控個人密碼。實際上,《密碼法》中的密碼是指用於加密保護和安全認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與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登入密碼有本質區別。

國家密碼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密碼法》是國家安全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該法旨在規範密碼技術的應用,爲國家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有觀點將《密碼法》與近期備受關注的區塊鏈技術聯繫起來。誠然,區塊鏈技術大量運用了密碼學原理,《密碼法》的出臺會對區塊鏈發展產生影響。但將《密碼法》僅僅局限於區塊鏈領域,未免視野過於狹隘。

密碼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通信、金融等各個領域,區塊鏈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應用。《密碼法》的覆蓋範圍遠超區塊鏈,是針對整個國家信息安全和經濟活動的重要立法。

《密碼法》出臺的時機與全球密碼技術管理趨勢密切相關。近年來,歐美等國紛紛加強對密碼技術的管控,在個人隱私保護與國家安全需求之間尋求平衡。

以美國爲例,早在1990年代就嘗試在通信設備中植入後門。"棱鏡計劃"等監控項目的曝光,引發了人們對隱私保護的擔憂。但在"後斯諾登時代",以"五眼聯盟"爲代表的西方國家反而尋求通過立法,擴大政府的監控權限。

2016年,英國通過了《調查權力法案》,賦予政府更大的數據監控權。2018年,澳大利亞通過了備受爭議的"反加密法",要求科技公司配合政府解密通信內容。這些法案雖然遭到公民社會的強烈反對,但仍然付諸實施。

從全球範圍來看,各國政府都在不斷加強對密碼技術的管控。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密碼法》的出臺,既是完善國家安全法律體系的需要,也是應對全球形勢變化的必然選擇。

密碼技術在國家安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戰期間,密碼破譯對戰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如今,隨着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出現,密碼技術的應用進入新階段。各國針對密碼技術密集出臺法案,標志着一場沒有硝煙的新競爭正在展開。

0109其他渠道文章用圖.jpg

《密碼法》的實施,意味着我國正式加入這場全球密碼技術治理的競爭。這不僅關乎國家信息安全,也將影響未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可以預見,圍繞密碼技術的國際博弈才剛剛開始,未來仍將持續深化。

analytics-3088958_1920.jpg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