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反思幣圈熱潮:回歸價值創造 引導青年正確發展
正文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年的智慧、富強、獨立和自由決定了國家的命運。這是一個世紀前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提出的觀點,他在百日維新失敗後的反思中,將中國強盛的希望寄托在了年輕一代身上。青年如何看待世界、行事處事、評判是非,直接影響着國家的前途。
長期以來,我們似乎忽視了對精神層面的審視。國家發展迅速,機遇處處,人們忙於追逐金錢,幾乎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衡量事物價值的標準變成了"是否能賺錢"、"能給我帶來什麼好處"。社會傾向於用經濟地位將人劃分爲"富人"和"窮人"。而精神層面的富足卻逐漸被邊緣化,被貼上"清高"、"不合羣"、"脫離實際"的標籤。這種氛圍甚至讓人在表達這些想法時感到底氣不足,仿佛努力融入主流才是正確的選擇。
在區塊鏈行業,尤其是加密貨幣領域,這種現象更爲顯著。"幣圈一天,人間一年"的快節奏中,人們幾乎沒有思考的餘地,一切都圍繞着"賺錢"展開。"能否賺錢"成爲衡量一切的唯一標準。許多人爲了參與其中而辭去工作,有的人轉行加入區塊鏈公司,有的人開始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這些行爲的根源無疑是加密貨幣市場的造富效應,動輒幾十倍、上百倍的回報率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然而,這些回報真的可靠嗎?這種現象會對正在形成價值觀和方法論的年輕人產生什麼影響?
年輕人容易被金錢誘惑,尤其是當財富看似唾手可得時。某些業內人士甚至總結出一套獲取財富的方法論,講述如何吸引投資者,如何從中獲利。令人費解的是,即使被這種方式損害了利益,一些人仍然對這些"老師"深信不疑。如今,"社群"、"社區"、"IP"等詞語在加密貨幣圈子裏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含義,它們更多地被用來描述培育新投資者或重復從老投資者那裏獲利的行爲。
事實上,打造個人品牌、建立技術團隊的想法本身並無不妥,這也是互聯網行業常見的發展模式。然而,在加密貨幣領域,許多人癡迷於建立社群和個人品牌,導致大量媒體和公衆號湧現。這種現象讓人聯想到《烏合之衆》一書中描述的羣體無意識狀態下的決策過程。加密貨幣社群就像一個典型的"烏合之衆",在集體無意識狀態下,決策往往由少數"大佬"主導。這就導致了後續的代投、接盤等行爲自然而然地發生。這樣的社群真的有價值嗎?一些人可能認爲自己不會成爲最後的接盤俠,但能保證每次都不是嗎?即使是所謂的"大佬"們也無法做到這一點,最近他們之間的爭執就是明證。
我們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爲是否爲社會、爲行業帶來了價值和進步。我們應該引導年輕人創造價值、推動進步,而不是將賺錢作爲唯一的標準,將不賺錢的行爲簡單地貶低爲愚蠢。面對任何區塊鏈項目,我們首先應該詢問:這個項目能帶來什麼價值?炒作需要熱點,比如人工智能,但炒作並不一定需要實際價值。因此,面對熱門項目時,我們不應衝動,而應該冷靜思考:除了投機和炒作,這個項目還有什麼實際價值?不要只關注團隊、顧問、股市表現或熱度,而應該關注項目的實際作用。
我們的發展已經足夠快了,現在需要放慢腳步。我們應該專注於攻克技術難關,努力讓中國在開源公鏈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我們應該致力於打造生態系統,讓區塊鏈真正爲實體經濟賦能,而不是成爲經濟的負擔。我們應該幫助年輕一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只有這樣,區塊鏈行業和國家才有希望。
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成爲老師、打造個人品牌、管理社群、投資加密貨幣或寫作。找準自己的定位,踏實工作,終會迎來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