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Kuru Labs融資1150萬美元 打造基於Monad的全鏈訂單簿交易平台
Kuru Labs:構建高性能鏈上訂單簿交易平台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鏈上交易體驗的結構性瓶頸逐漸顯現。雖然自動做市商(AMM)模型推動了早期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發展,但在流動性利用效率、價格發現機制和限價訂單支持方面仍存在局限。另一方面,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模型雖具備更高的靈活性與精準度,卻長期受限於公鏈性能和鏈上執行成本,難以真正落地。
近日,Kuru Labs宣布完成1150萬美元A輪融資,由知名投資機構領投,多位業內專業人士參與。Kuru Labs致力於在高性能Layer 1區塊鏈Monad上,構建一個結合訂單簿架構與自動做市邏輯的全鏈交易平台。項目旨在通過底層架構的重構,爲專業交易者和普通用戶同時提供更平衡的產品路徑。
Kuru Labs成立於2024年,由一支具備高頻交易、DeFi協議開發與鏈上系統優化經驗的團隊創辦。項目目標是打造一個完全基於區塊鏈、同時具備訂單簿和自動做市功能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Kuru的設想並非從已有架構中取巧,而是從底層出發,結合現有兩種主流模型的優勢,在鏈上復現更接近中心化交易所體驗的現貨交易系統。
在技術架構方面,Kuru並未沿用目前主流去中心化交易所使用的AMM模型,而是嘗試構建一個結合訂單簿與自動做市功能的混合系統。其核心思路在於,在鏈上每個交易對訂單簿中引入默認的自動做市算法,使用戶在缺乏主動流動性提供者時仍能獲得基礎報價支持。這種設計不依賴集中式做市商維持市場流動性,也不同於AMM那種對價格曲線的統一約束,而是提供一種在兩者之間靈活切換的可能性。
在操作方式上,Kuru設計了適用於鏈上環境的訂單管理機制。限價單的提交與取消採用低且可預測的gas成本,允許做市商或策略交易者進行頻繁操作,而不會因高成本限制其效率。團隊同時正在研發一套被動流動性機制,使得普通用戶無需管理掛單,也能通過策略合約將資產用於流動性支持。這一方式有望降低參與門檻,同時提升鏈上訂單簿的資金覆蓋率。
Kuru選擇Monad區塊鏈作爲部署平台。Monad是一條兼容以太坊EVM的Layer 1區塊鏈,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與現有EVM公鏈不同,Monad並未簡單復制以太坊代碼,而是從底層重構執行引擎,採用並行化架構與流水線調度機制,以提升每秒處理能力和降低出塊延遲。內部測試數據顯示,Monad可在受控環境中達到10,000 TPS的處理能力,並保持一秒出塊速度。
Kuru所構建的混合訂單簿模型,正處於市場驗證初期。該模式試圖在現有AMM和中心化訂單簿之間提供一種新的鏈上選擇,使做市行爲更接近傳統交易系統,同時保留去中心化協議的開放性與可組合性。在理想狀態下,這種架構不僅能夠覆蓋主流交易對,也能服務於長尾資產,從而爲各種資產類型提供統一交易基礎設施。
然而,當前階段仍存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首先是技術兌現風險。盡管Monad的設計目標具備吸引力,但從白皮書到實際運行環境之間仍存在差距。鏈上吞吐、交易確認、節點同步等多個維度都可能成爲限制條件。其次是用戶遷移的實際動力。目前鏈上交易用戶多數已經形成對AMM平台的使用習慣,要說服其改用訂單簿模型並不容易。Kuru盡管在機制上支持簡化流動性參與方式,但實際效果仍需時間觀察。
總的來說,Kuru Labs的嘗試代表了去中心化交易所演進的一個新方向。通過結合訂單簿和自動做市的優勢,並依托高性能區塊鏈基礎設施,項目有望爲鏈上交易帶來新的可能性。然而,技術落地和用戶接受度等挑戰仍需克服,其發展前景值得市場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