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人才轉型指南:如何利用web3技能在其他領域取得成功

加密貨幣領域的職業轉型指南

在加密貨幣行業工作多年後,我意識到需要一個備選計劃。這並非因爲我認爲加密市場會消失,而是爲了獲得更穩定的收入來源。我希望通過自身技能和數據來推動職業發展,而非依賴運氣或高風險回報。

當然,我會同時兼顧兩個領域,相信這種策略能帶來良好成果。在市場低迷期,我會更專注於其他領域,反之亦然。

如果你在這個行業多年未取得明顯進展,也許是時候反思一下了。或許可以先去其他領域積累一些資金,再回到這裏?如果你內心堅定地想繼續這條道路,那就去做吧。我只是分享個人經歷和想法,並非說教或強迫。

爲什麼需要轉型?何時轉型?

以下是一些可能提示你需要轉型的信號:

1. 成果停滯

當你努力多時卻毫無成果,且確信自己已盡全力時,就是停滯的狀態。你嘗試過改變策略、思考改進方法、持續學習,但仍無進展。

加密貨幣領域的成功並非完全取決於技能,還涉及心理博弈。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年輕時參與高風險活動:這可能帶來優勢(快速成長),但也可能是殘酷的陷阱。到某個時候,你可能會情緒倦怠,不僅阻礙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失去已有的一切。金融市場就是如此殘酷。

2. 市場環境變化

目前的市場狀況充滿不確定性。環境變化往往使一切變得更艱難,並非人人都能適應。這種時期常導致大多數人損失辛苦積累的資產。

你無法掌控市場,但可以掌控自己投入的時間。當下,某些特定技能的回報可能遠超參與測試網。因此,有時暫時轉移重心,等待市場好轉再回歸,反而更明智。

3. 缺乏流動資金/機會

坦白說,在加密貨幣領域,沒有流動資金就寸步難行。雖然存在測試網和免費活動,但本質上是運氣遊戲 - 你無法預知付出是否有回報,也無法計算潛在回報,這本身就營造了不確定的環境。

如果你正面臨財務問題,加密貨幣可能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只有保持清醒頭腦,明白自己的目標和風險,才能帶來成果。而且這需要時間,不能一蹴而就,你需要給自己成長的空間和時間。

如果你目前爲生計奔波,那絕對需要轉型。或許是暫時的,你需要積累第一筆資本。

4. 其他領域增長快於加密貨幣

世界和我們都不應局限於單一領域,當下有許多更熱門的方向。忽視它們就意味着錯過新領域的入場機會。既然其他領域能快速出成果,爲何不嘗試?

下文將詳細討論一些潛力領域。我並非建議完全放棄"Plan A",但你也需要一個"Plan B"。這樣你就能同時擁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以及能快速成長的新方向。

5. 你不再學習/感到厭倦

如果某件事讓你心理負擔沉重,就很難堅持下去。在壓力下,你可能因情緒耗竭而頻頻犯錯。

如果你不再有興趣研究項目、探索新協議,不再想理解底層邏輯(而只是爲了賺錢),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因爲你缺乏完成整個過程的動力。

轉型能讓你停止自欺欺人,看清現狀,重新燃起學習和進步的渴望,進而帶來成果。

加密貨幣領域的技能拆解

在加密貨幣領域,你一定獲得了一些特定技能。以下是我認爲最重要的幾項能力,它們在各個領域都能派上用場:

1. 研究與批判性分析

研究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能用到。這種深度分析能力會讓你比許多競爭者更出色,也讓你更容易成爲營銷人員、數據分析師,甚至IT專家。

2. 批判性思維與決策能力

如今,大多數從業者都難以獨立決策。但在加密貨幣領域,你需要不斷分析是否開倉等問題,這會讓你變得靈活,能適應各種情況並做出正確決策。這往往是管理者與普通員工的區別,也能讓你在任何領域發現早期增長模式,洞察有利可圖的機會。

3. 技術熟練度

理解大多數項目的白皮書並不容易,而Web2領域的文檔往往更簡單易懂。即便如此,很多人甚至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這已能讓你在大多數要求基礎技術能力的崗位中脫穎而出。而且,借助人工智能,開發自己的產品也不再那麼困難。

如何將加密思維應用於其他領域

加密思維是一種快速且適應性強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你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果:快速測試、學習;保持自主性、自給自足,主動設定任務。總體而言,這種思維不僅適用於朝九晚五的工作,更適用於商業和高層管理者。

  • 在營銷中,它將幫助你快速測試假設、運行實驗並遵循數據優先的方法
  • 在創業中,它意味着毫不猶豫地打造快速MVP(最小可行產品),並在真實環境中測試
  • 在個人發展中,這意味着在實踐中採取行動,而不僅僅是成爲一個理論家

這正是讓你像以前一樣快速行動、學以致用的關鍵。你的目標始終是在最短時間內取得最大成果,因爲機遇窗口期不會一直存在。大多數Web2領域不會很快消失,但通過持續自學,你終將成爲其中的佼佼者。

潛力領域分析

  1. 軟件即服務(SaaS),潛力:9/10
  2. 電子商務(Shopify),潛力:8/10
  3. 輔導、教育和個人品牌打造,潛力:8/10
  4. 業務自動化,潛力:7/10
  5. 營銷和創建自己的機構,潛力:8/10

如何取得初步成果

第一步至關重要。從分析和制定策略開始:

  • 選擇一個領域或想法(你到底要做什麼)
  • 評估實際需求、支付意願以及支付金額
  • 研究競爭對手及其策略,看看誰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 明確銷售對象,你的目標受衆是誰

然後,分析你需要學習的內容和具體步驟:

  • 了解提供必要服務所需的知識
  • 組建團隊共同學習
  • 研究競爭對手的銷售方式,建立銷售渠道,定價
  • 除了技術技能之外,考慮一下你還能提供哪些營銷服務
  • 將所有這些與你的個人品牌結合起來

邁出第一步後,重要的是不斷擴大規模,將更多任務委派給他人,並不斷研究營銷和新策略。收集反饋並做出回應非常重要,因爲誠實的反饋能決定產品50%的成果,即便初期免費提供服務也無妨。

財務安全:如何避免一無所有

轉向另一個領域需要緩衝時間,期間可能沒有收入。如果你有家庭,或者你租房,或者沒有人支持你,你需要明白,明天依然要喫飯,而事業無法立刻解決這個問題。否則,精神壓力太大,你會只想着生存,而不是建立強大的產品和服務。

就我個人而言,我堅持以下三條規則:

  • 財政儲備(緩衝資金):你必須擁有能覆蓋3-6個月基本需求的儲蓄。如果毫無工作技能,又想進入高風險領域,最好存夠一年的錢。盡管通常沒人能做到,更多是說說而已,但務必合理計算。此外,將資金分散到不同渠道和安全資產中(歐元、美元、穩定幣)也很重要。

  • 不要把所有資金都投入新領域:初期最好的投資是時間,因爲金錢很難立刻回本。第一次就成功創業概率很小。在自己創業前,重要的是先以員工身分深入了解所有流程,明白該做什麼、怎麼做。將生活儲備金和創業資金分開,否則可能會失去財務控制。

  • 跟蹤你的預算:計算每月實際能承擔的生活開支,切勿在不知如何償還的情況下貸款。定期審視可優化的支出項,削減不必要的花費,但同時確保生活質量不會大幅下降 - 否則心理壓力會很大。

如何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優勢

當你決定做出改變時,"找到自我"是核心任務之一。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無論它是否熱門,否則你可能會倦怠。

過往經驗盤點:

  • 哪些事你做得比別人好?
  • 哪些任務即便困難你也樂在其中?
  • 何時感到有動力、進入"心流狀態"?
  • 常因什麼事被感謝?
  • 什麼事帶來的收入最多?

興趣診斷:

  • 列出你一直感興趣的話題
  • 喜歡在YouTube/播客上看什麼內容
  • 即使沒有報酬,也願意學習什麼
  • 本文列出的領域中,最喜歡哪個?
  • 更傾向於營銷還是技術方向?

優勢

要了解個人優勢,可以做性格測試,這能幫你找到適合的職位。通過問自己"想成爲什麼樣的人",推動自我認知。

人脈與環境,如何改變你的圈子

改變社交圈前,需先明確目的和想結交的人。評估時應關注人的本質,而非僅看技能。

明確價值觀和需求:

  • 你需要什麼樣的人?
  • 希望他們具備哪些價值觀?
  • 什麼特質能讓他們成爲你的合作夥伴?

我爲自己制定了幾個步驟,幫助改變環境,而這也確實改變了我的人生:

  • 提升個人品牌和定位
  • 參加社交活動、會議、研討會
  • 學會先給予(知識、幫助、想法)
  • 建立溝通系統(保存聯繫人、主動聯繫、跟進)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9
  • 分享
留言
0/400
数据酋长vip
· 07-17 06:27
润了就别回来了 寄
回復0
GasWasterrvip
· 07-16 20:36
干嘛放弃web3 抄底啊
回復0
币圈相声社vip
· 07-16 09:05
韭菜的自我修养:从0装到1
回復0
难道我又错过空投vip
· 07-16 06:47
早转型早解脱
回復0
智能合约探险家vip
· 07-15 23:42
有活路当然要跑啦,稳定收入谁不爱
回復0
152年笋韭菜vip
· 07-15 23:38
韭菜慢熟中 别催~
回復0
DeFi老韭菜vip
· 07-15 23:34
稳定不如躺平 先卖盘旧币回血
回復0
Ser_This_Is_A_Casinovip
· 07-15 23:20
要我说web3的真香定律 早晚都逃不掉啦
回復0
闪电手续费vip
· 07-15 23:19
再等等吧 我刚观察到一个规律
回復1
查看更多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