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Seraph S3 與 Alpha 上線運營總結報告
一、整體概況
2025年7月,Seraph Season 3(以下簡稱 S3)正式開啓,並同步上線 Binance Alpha。此次更新不僅代表了遊戲玩法與經濟模型的全面進化,也標志着 Seraph 正式進入更廣泛的加密投資者視野。
結合鏈上與遊戲內的運營表現,本輪 S3 與 Alpha 推廣期呈現以下關鍵特徵:
二、遊戲表現(In-game)
Seraph 在 S3 進一步升級了整體鏈遊體驗,全新賽季面向新老玩家全面開放,採用“零擼”模式,配合豐富的免費福利,大幅降低了參與門檻,顯著提升了用戶粘性與活躍度。所有參與 S3 的玩家都可領取總價值超過 100 美元的專屬禮包,其中包含免費賽季通行證、升級專屬道具,以及爲回歸玩家特別準備的賽季攤位許可證等多項獎勵。
1. 玩家規模與活躍度
S3活躍玩家數與S2基本持平,可以看出Seraph已初步形成粘性用戶社群,且用戶有通過 Steam 向 Web3 版本遷移的趨勢,爲後續生態持續建設奠定了基礎。
2. 代幣經濟內循環表現
自 S2 起,Seraph 已將消費模式從 USDT 轉換爲原生代幣 $SERAPH,使經濟循環和消耗機制得到顯著優化,整體生態趨於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軌跡。所有玩家在遊戲內產生的消費,將會統一轉至官方鎖倉地址並鎖定一年,進一步強化了代幣價值支撐和通縮模型
此外,三個賽季總充值金額累計超過 65 萬 USDT,保持了穩定及強勁的充值表現,進一步印證了 Seraph 在鏈遊市場中優質內容與經濟體系的吸引力。
與前兩個賽季相比,S3在獎勵發放與代幣消費兩個維度均可看出明顯增長,足見官方投入不斷增加,遊戲內經濟模型逐步完善,消耗比率也隨之持續攀升。
3. 遊戲資產表現
1)能量與晶石生態持續繁榮
伴隨賽季內容不斷豐富,能量與晶石生態也展現出極高的活躍度。S1 共產出晶石 3.17 億,消耗 2.69 億;S2 產出躍升至 5.94 億,消耗 5.83 億;S3 晶石產出則高達 6 億,消耗 5.82 億。這一系列數據充分顯示出遊戲生態的高頻運轉與深度參與度正不斷增強。
2)質押生態初步形成
Seraph 在 S2 首次引入鑰匙質押玩法,總計質押 462 萬枚 $SERAPH,豐富了玩家參與途徑並獲得了社區的廣泛好評。S3進一步延伸經濟和內容設計,通過傭兵 NFT、資產拍賣及零擼模式持續提升鏈遊體驗。
3) NFT 資產拍賣新玩法
同時,S3 推出了 NFT 資產拍賣活動,共計拍賣 5,000 枚 BMEC(傭兵NFT),累計成交了 10 萬 USDT 與 50 萬枚 $SERAPH(價值約 9.8 萬美元),爲生態注入了更多流動性和玩法深度。
4. 遊戲鏈上數據亮眼
根據 DappBay 數據,Seraph 累計用戶在近 30 日全品類Dapp榜中排名第五,超過 110 萬活躍用戶,BNB Chain 與 opBNB 上鏈交易量突破 587 萬筆,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三、Alpha表現(DeFi側)
自 2025 年 6 月 9 日正式登入 Binance Alpha 起, $SERAPH 在鏈上交易量、價格表現、TVL 與手續費收入等核心指標上均表現亮眼,並在面對突發市場波動時展現出極強的應對與恢復能力。
上線首周即達成價格與交易量雙峯值,此後連續數周穩居 Alpha 熱門榜單,在市場中的活躍度與認可度顯著提升。與此同時,項目也在不斷推出激勵活動,回饋社區用戶並進一步提升鏈上交易深度與流動性參與。
1. 關鍵表現亮點
1)價格 & 交易量雙峯(6 月 16 日)
2)高頻上榜 Alpha 排行榜
3)手續費收入和TVL表現
5)市場突發應對能力強
2. 激勵活動不斷
爲激活社區活力、鼓勵交易參與,Seraph 推出多項激勵互動,覆蓋LP提供者與高頻交易用戶:
1)30天 LP 質押活動
2)交易補貼機制
3. 時間線總覽
四、生態表現與風險優化
1. 生態表現
自 S3 賽季上線以來,Seraph 項目整體生態呈現出較強的活躍度與初步的正向循環能力。S3 通過引入“傭兵賽季”“NFT 拍賣”“零擼模式”等玩法,進一步強化了玩家參與深度和資產自由度,降低了新手門檻,同時爲老玩家提供資產復用空間。在遊戲內經濟循環上,$SERAPH 代幣廣泛用於角色養成、道具合成、賽季門票等場景,並通過銷毀機制、官方鎖倉與消費回收等設計,逐步建立起“產出 → 消耗 → 回收”的閉環模型,初步實現 Play-to-Own 理念的落地。
與此同時,Alpha 階段的上線標志着 Seraph 首次將鏈上交易激勵機制系統性地與遊戲生態聯動,各種激勵措施激發了用戶在鏈上的交易行爲與代幣持有意願,推動交易量、活躍地址與 TVL 同步提升。LP 流動性由官方鎖倉支撐,保障了交易體驗並增強了市場信心。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S3 與 Alpha 的同步上線,首次完成了“鏈遊內容生產”與“DeFi 交易場域”的完整連接,構建了一個涵蓋 遊戲玩法 → 鏈上消費 → 用戶持有 → 市場反饋 的生態閉環。用戶不僅可以在遊戲中產出和消耗代幣,也可以通過 Alpha 獲得交易收益與流動性挖礦激勵,實現了資產的橫向流通和價值復用。
整體而言,Seraph S3 與 Alpha 階段協同推進,完成了從內容、經濟模型到用戶結構的初步生態閉環驗證。其“Play-to-Own + 鏈上交易 + 資產激勵”的聯動機制,爲鏈遊項目提供了具備可持續性範式的實踐基礎。
2. 風險分析
盡管 Seraph 在 S3 賽季及 Alpha 階段展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與生態活力,但在快速擴張過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結構性風險與可持續性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結構性風險:消費滲透與用戶留存
當前遊戲內的 Token 消費主要集中在任務解鎖、抽獎等淺層使用場景,部分用戶存在“完成任務即退出”的短期行爲,尚未形成持續投入與角色養成的資產沉澱鏈條。隨着用戶紅利階段趨緩,若缺乏中後期消耗引導與差異化玩法刺激,可能引發用戶活躍度與消費意願的同步下行。同時,在鏈上觀察中發現,新用戶完成首輪激勵任務後留存率存在拐點,說明仍需構建更強的長期參與機制和激勵邏輯。
2)運營策略問題:Alpha 刷分生態與激勵結構依賴
Alpha 階段雖然帶來了交易量與曝光度的快速提升,但也出現了明顯的“刷分生態”特徵:部分用戶爲獲取任務排名獎勵頻繁交易,行爲重心集中於獎勵套利而非生態認同。一旦激勵強度下降或機制調整,這類用戶極易流失,甚至反向影響市場流動性與社區熱度。同時,當前 Alpha 的激勵模式尚未有效區分真實長期用戶與短期套利行爲,部分資源浪費於低價值交互,降低了整體效率。
3)市場層面反饋:機制復雜化與新用戶門檻上升
隨着 PVP、公會戰、NFT 強化等系統逐步推出,遊戲內容趨於縱深化,有利於提升核心用戶活躍度與付費意願,但也對新用戶理解能力與上手成本提出挑戰。尤其在缺乏清晰引導或界面簡化設計的前提下,復雜機制可能阻礙用戶順利完成從“任務參與”到“資產轉化”的路徑,影響用戶擴張的廣度和後續轉化效率。
3. 優化建議
爲有效應對上述風險並推動生態良性演化,項目可從以下幾個維度展開優化:
加快上線 PVP 模式與高級副本玩法,引入資源博弈與策略性支出場景,推動玩家從“做任務”轉向“比拼實力”,同時強化 NFT 消耗與升級邏輯,構建代幣的高階使用路徑。
對用戶行爲進行精細化分層管理,識別長期持有與高頻交互用戶,設立差異化激勵模型,避免資源傾斜至短期刷分行爲;引導交易行爲向遊戲參與、NFT 流通等生態深層綁定路徑靠攏。
構建成長型身分體系與賽季成就繼承系統,引導玩家對未來賽季產生投資預期,打通“賽季之間的資產連續性”與“身分成長軌跡”。
通過簡化任務 UI、推出可交互式數據儀表盤、強化智能推薦機制等方式,降低新用戶理解門檻,提升參與效率與活躍轉換率。
建立鏈上行爲畫像系統與動態風控策略,對可疑地址、異常交易頻次、機器人行爲等保持常態化監測,並引入社區反饋機制共同治理。
通過以上優化方向,Seraph 有望在強化經濟模型穩定性的同時,進一步構建“用戶增長 → 消費深化 → 沉澱資產 → 社區驅動”的可持續生態飛輪,爲“鏈遊 + DeFi”融合路徑提供更具韌性與活力的樣本模型。
五、總結與展望
Seraph S3 及 Alpha 推出後的整體運營表現,驗證了“以鏈上數據爲核心”的增長策略具備初步效果:我們看到穩定的手續費產出、LP鎖倉支撐,以及任務體系驅動的真實用戶參與。多項核心指標實現閉環,有力支撐了「Play to Own」遊戲模型的長期可行性——用戶的鏈上行爲可被透明記錄,並直接決定其獲取獎勵的份額,實現真正的“價值歸屬”。
但與此同時,也需正視當前仍處在早期階段的結構風險,包括用戶粘性、Alpha流量質量的差異性、經濟模型的精細調控能力等。隨着玩法迭代與資產綁定進一步深化,「Play to Own」不應只是分發資產的工具,而應成爲一種鼓勵長期行爲、構建用戶資產歸屬感的機制。
未來,我們期待在保障交易基本盤健康的前提下,讓玩家在遊戲中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資產、地位與收益路徑。
*數據來源
[1] 幣安Alpha:
[2] PCS
手續費統計:
TVL統計:
[3] 媒體報道登上Alpha交易量前三位
6 月 16 日:
6 月 17 日:
6 月 30 日:
7 月 7 日:
[4] 30天LP質押活動公告:
[5] 官方LP鎖倉公告:
[6] 交易補貼活動公告:
[7] TVL達到$2.46M峯值公告:
[8] $SERAPH-USDT累計交易量突破$5B
[9] Seraph官方回購計劃公告:
[10] Seraph項目進展與代幣分發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