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Berlinterop 看三大確定性趨勢:以太坊升級與 Layer 生態新篇章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今年 6 月,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與來自 Layer2 和 ZK 場景的技術團隊,在柏林線下共聚一堂,展開爲期五天的深度協作。此次被稱爲 Berlinterop 的會議,不僅是一次工程推進集會,更集中展現了以太坊面向 2025 年的三條清晰技術主線:執行層升級加速、鏈間協作機制重構、以及零知識路徑的標準化轉型。

這就是 Berlinterop —— 一場延續“interop hacking week”傳統、但更深度錨定以太坊下一階段技術主線的線下研發集會。

主線一:Fusaka 升級,開啓執行層性能新週期

本次 Berlinterop 的一大技術重點是 Fusaka 升級。開發者啓動了兩個測試網(fusaka-devnet-1 和 berlinterop-devnet-2),並圍繞執行性能提升、區塊構建邏輯優化、並行路徑實驗展開深度測試。

Fusaka 作爲以太坊執行層的重要升級,其目標不僅是提升吞吐能力,更可能爲未來的 Pectra升級(如並行 EVM、短 Slot 等提案)鋪路。

此次開發周也明確了未來幾周的節奏:Fusaka-devnet-2 預計將在社區討論後發布,測試完成後將在夏末部署至 Sepolia 測試網,並進入主網升級籌備階段。

這是以太坊近年來對“性能”最直接的一次回應,也被視爲向模塊化和高性能 L2 協議開放的關鍵信號。

主線二:L2 與主網協作機制重構,互操作性標準化提速

Berlinterop 特別設置了一個專門的 L2 合作日,邀請來自 Arbitrum、Base、OP Labs、Polygon、Scroll、Starkware、World Chain、ZKsync 等團隊代表,圍繞 L1 與 L2 協作的現狀與瓶頸展開討論。

共識正在形成:Layer2 不再只是以太坊的用戶,更是協議共建者與擴展路徑的實驗場。

會議中,L2 團隊提出了三類主要訴求:

作爲主網用戶,希望獲得更多數據可用性資源(如 blob)和更快的最終確認速度;

作爲協議利益相關者,希望希望在 EVM 改動時被考慮在內,提前準備;

作爲高吞吐執行層的運營者,希望以過往經驗參與到主網擴容路徑的標準制定中。

這標志着一個轉折點,Layer2 不再只是以太坊的“加速器”,它正在成爲主網運行機制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 EIP 提案、Gas 模型等將更多看到 L2 的深度參與與設計協同,爲未來的“多鏈協同 + 跨鏈抽象”打下標準化基礎。

主線三:加速邁向模塊化執行世界

Berlinterop 的另一個關鍵場景是 zk 專場。來自 Scroll、Succinct、Starkware、ZKsync、ZKM、RISC Zero 等數十個項目的研究者們,圍繞 zkEVM、Stateless Client、ISA 標準化,展開了坦誠而深入的交流。

其中,Stateless Client 路線尤其受到關注 —— 一個不依賴本地狀態、通過 zk 證明驗證區塊有效性的輕量客戶端,正在成爲以太坊下一代節點形態的核心候選。

他們計劃在 2025 年底前拿出原型實現,並解決:

證明激勵機制(誰來生成?誰來驗證?)

抗審查數據源的設計

zk VM 指令集與編譯路徑標準化

這些工作將從根本上改變以太坊對“節點”的定義:輕量、可驗證、模塊化執行,將逐漸成爲默認形態。代表着:我們離“把以太坊壓縮成瀏覽器插件”的未來,又近了一步。

以太坊的主線劇情,已經浮現。

更快的執行層 → Fusaka 打響第一槍

更強的協作機制 → L2 正式走上臺前

更輕的客戶端 → zk 與模塊化執行正在落地

這一切,構成了以太坊在 2025 年將面對的三重升級挑戰與機會。

寫在最後

Berlinterop 向整個生態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

以太坊的技術迭代節奏正在加快,Layer2 與主網的協作關係也進入深水區。 執行性能、互操作性、zk 模塊化,構成了 2025 年最具確定性的三條主線。

對於構建在 Superchain 上、致力於打造下一代鏈上 NFT 和 Agent 基礎設施的 Layer2 而言,Mint深度關注並了解未來關鍵技術趨勢。我們堅信,只有不斷推動底層協議升級與生態協作,才能爲用戶帶來更高效、更安全、更具創新性的區塊鏈體驗。

Mint,已經在路上。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