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稳定币监管启动 资本市场热情降温2023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标志着香港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正式建立。然而,市场对此反应平淡,相关概念股出现回调。数据显示,8月1日当天,香港和内地稳定币概念股普遍下跌。其中,港股多家相关公司股价跌幅超过10%,A股相关个股也出现下跌。与此前不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条例生效当天并未发布任何相关信息。此前7月29日,香港金管局已发布了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文件,并举行了技术简报会。在简报会上,香港金管局表示预计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将于2026年初发放,同时强调了对洗钱风险的担忧。此外,香港金管局官员近期多次表示,预计首批仅会发放个位数的牌照。业内专家认为,监管标准比市场预期更为严格,发牌时间和数量均不及预期,导致相关概念股回调。这反映了市场对香港稳定币政策实施的预期调整。稳定币是一种特殊的加密货币,通常与法定货币等资产挂钩以维持币值稳定。近年来,稳定币在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获得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高度关注。香港金管局副总裁表示,机构申请牌照需要提交大量文件,工作量繁重,监管机构也需要付出同等精力审核。这反映了香港金管局审慎稳健的监管态度。香港金管局特别强调了反洗钱方面的监管要求。根据相关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需要在风险评估、客户尽职调查、持续监控等方面满足要求。自5月21日《稳定币条例草案》获通过以来,稳定币概念在资本市场持续升温。一些上市公司仅宣布有意开拓稳定币业务,股价就大幅上涨。对此,香港金管局官员多次发文"降温"。尽管发牌节奏不及预期,市场仍高度关注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发放。目前已有数十家机构表示有意申请,包括支付机构、互联网公司、商业银行等。业内人士分析,拥有稳定币使用场景、区块链技术储备,且能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机构更有可能获得首批牌照。不过,随着监管态度的明确,市场预期也在随之调整。
香港稳定币监管启动 市场预期降温
香港稳定币监管启动 资本市场热情降温
2023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标志着香港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正式建立。然而,市场对此反应平淡,相关概念股出现回调。
数据显示,8月1日当天,香港和内地稳定币概念股普遍下跌。其中,港股多家相关公司股价跌幅超过10%,A股相关个股也出现下跌。
与此前不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条例生效当天并未发布任何相关信息。此前7月29日,香港金管局已发布了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文件,并举行了技术简报会。
在简报会上,香港金管局表示预计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将于2026年初发放,同时强调了对洗钱风险的担忧。此外,香港金管局官员近期多次表示,预计首批仅会发放个位数的牌照。
业内专家认为,监管标准比市场预期更为严格,发牌时间和数量均不及预期,导致相关概念股回调。这反映了市场对香港稳定币政策实施的预期调整。
稳定币是一种特殊的加密货币,通常与法定货币等资产挂钩以维持币值稳定。近年来,稳定币在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获得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高度关注。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表示,机构申请牌照需要提交大量文件,工作量繁重,监管机构也需要付出同等精力审核。这反映了香港金管局审慎稳健的监管态度。
香港金管局特别强调了反洗钱方面的监管要求。根据相关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需要在风险评估、客户尽职调查、持续监控等方面满足要求。
自5月21日《稳定币条例草案》获通过以来,稳定币概念在资本市场持续升温。一些上市公司仅宣布有意开拓稳定币业务,股价就大幅上涨。对此,香港金管局官员多次发文"降温"。
尽管发牌节奏不及预期,市场仍高度关注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发放。目前已有数十家机构表示有意申请,包括支付机构、互联网公司、商业银行等。
业内人士分析,拥有稳定币使用场景、区块链技术储备,且能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机构更有可能获得首批牌照。不过,随着监管态度的明确,市场预期也在随之调整。